受访:
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 赵俊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姜 薇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沈雁英
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学院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常晒太阳的女性比躲着太阳的女性,患上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和肺动脉病的风险更低。该研究同时发现,“不晒太阳”已经成为继吸烟、肥胖和不运动后,人类第四种典型的健康恶习。
class= >
< class= >
三大担忧挡住了阳光
据,该研究针对近3万名女性,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人员发现,常晒太阳的吸烟者与躲着太阳的不吸烟者相比,两者寿命相当。日晒时间长的吸烟者甚至比躲着太阳的不吸烟者还要长寿0.2~2.1岁。研究负责人佩尔?林德维斯特博士表示,虽然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不晒太阳”与“吸烟”并列为高死亡风险因素是能够成立的。
“这一观点很新,很多医生可能对晒太阳也没有这么深的认识。”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赵俊英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沈雁英表示,她去过欧美很多国家,发现当地民众特别喜欢阳光,在太阳下跑步、打球、喝咖啡的随处可见,但国内主动到户外晒太阳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认为,以下三大担忧阻碍了人们与阳光的亲密接触。
皮肤一晒就老化。赵俊英表示,皮肤科提倡防晒是因为过度日晒易致皮肤老化,但防晒并非一点太阳都不见。但有些人出门就戴口罩、打遮阳伞、抹防晒霜,有点过于夸张了。理性的做法是,要晒,但不暴晒。
怕得
皮肤癌不敢晒。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姜薇指出,国际研究证实,长期日光照射可能引起皮肤肿瘤,但人多为Fitz
atrick皮肤分型中的III型或IV型,皮肤肿瘤发病率比欧美国家多为I或II型皮肤低,不用因此拒绝晒太阳。但在紫外线较强时,正常使用防晒产品及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还是必要的。
吃了感光食物晒不得。感光蔬菜的确存在,但只有
过敏或特异性体质的人,才可能因食用不当导致
皮炎等,其他人并不用担心。
不晒太阳特别伤身
“研究证实,不晒太阳的危害比想象更严重。”佩尔博士认为,将“不晒太阳”称为第四种健康恶习有理有据。
骨质疏松。多晒太阳有利于人体生成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相反,则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糖尿病。西班牙国立马拉加大学研究发现,日晒不够导致的维生素D较低,可增加患
肥胖症和
2型糖尿病的风险。
抑郁。晒太阳太少会导致大脑分泌的褪黑素增多,加剧人体困倦、乏力同时,它会抑制脑内“快乐激素”5-羟色胺的生成,催生抑郁。临床上,因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导致的季节性抑郁很常见。
国外研究发现,晒太阳太少还会增加人们患上
心脏病、认知障碍、勃起障碍、
前列腺癌、精神分裂等疾病的风险而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及过敏、
哮喘、近视、
流感、
佝偻病等常见病。一项针对440万0~100岁丹麦人进行的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显著延长寿命,即使是由于过度暴晒诱发皮肤癌的患者,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长了6岁。
你是“缺晒一族”吗
你是否需要多晒太阳呢?不妨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每天做防晒,捂得特别严吗?2。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室内吗?3。居室不朝阳吗?4。周末更愿意窝在家吗?5。患有骨质疏松吗?如果你的答案有3个以上为“是”,那就赶快到户外多晒太阳吧。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掌握技巧,晒不够、晒过头都不好。
每天晒半小时。沈雁英指出,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
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姜薇建议,晒太阳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一年中,晚春到初夏,紫外线强,尤应注意。
到户外晒。赵俊英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身体合成维生素D,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如遇大风等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晒太阳,比不晒要强。
注意保暖,但别戴帽。沈雁英提醒,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出去晒太阳必须做好保暖,但别戴帽子。患有
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为防刺眼可以戴副墨镜。
配合动作事半功倍。“晒太阳时,除了头部,双腿、背部也是重点。”沈雁英建议,面朝太阳,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晒后多吃果蔬。姜薇建议,晒太阳后,不妨喝点绿茶、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有助护理皮肤。
姜薇提醒,生活在青海、西藏等海拔较高地区的人及长期从事室外工作的人需注意防晒。毫无防晒时去海边日光浴,甚至去照人工紫外线都不提倡。光过敏患者及正在服用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光敏性药物的人好严格防晒。▲ 生命时报记者 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