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粽哥2025
多年来的研局,终于让复星医药迎来新药密集上市爆发期。同时,公司的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等业务也在不断发力。
尤其是医疗器械板块,在新冠疫情的助推下实现了业绩大爆发,使得复星医药600196.SH股价一度上涨超过 180%,高市值一度高达 1937 亿元。

可以预见,在新药收获密集上市期的良好预期下,复星医药未来可期。
全产业链布局
复星医药成立于 1994 年,是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分别于 1998 年、2012 年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
目前,公司业务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覆盖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与零售等全产业链,包括新陈代谢及消化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抗感染等治疗领域。
多年来,公司通过创新研发+引入合作+投资并购三大战略,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成功打造了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生物药、细胞治疗等国际研发平台。

丰富的研发管线
在药品制造与研发方面,复星医药一直坚持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病等治疗领域,并且努力推进创新药研发从 me-too, me-better 向 first-in-class, best-in-class 的过渡,并积极布局 PCG蛋白药物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方向,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管线。
目前,公司在研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等项目 248 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 17 项、化学改良型新药 2 项、生物创新药 21 项、生物类似药 21 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 117 项、一致性项目 46 项、中药 2 项、累计引进项目 22 项进口创新药 9 项,进口仿制药 13 项。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有 6 个项目正在申报临床试验、33 个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34 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同时,还有累计 10 个小分子创新药产品包括 1 个改良型新药、11 个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临床试验批准,5 个小分子创新药、5 个适应症获境外临床试验批准。

资料来源:CDE、光大证券研究所
目前,公司的新药研发进展顺利,很多在研品种已逐渐走向商业化。
8 月 14 日,子公司复宏汉霖研制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即注射用重组抗 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获 NMPA 批准,成功拿下原研在国内已获批的所有适应症:1HER2阳性的早期
乳腺癌2 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3HER2阳性的转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
除此以外,阿达木单抗已经报产并被纳入审评程序CAR-T 已经报产并被纳入审评审批,进展国内,有望 2021 年初获批上市,当前适应症市场空间超过 10 亿元PD-1 单抗正在进行 7 项以上注册性临床非鳞非小细胞
肺癌、鳞状非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转移性
食管癌、
胃癌、MSI-High 等,部分适应症进展处于国内梯队,进展快的适应症MSI-High有望今年底报产。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htt
s://db.dxy.cn/
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今年 1-5 月,公司通过中美资源互补 5 个月内递交新药临床申请 7 个,获批 6 个,新启动、晋级或完成临床试验 8 个新药上市申请 1 个,获批 1 个。其中,获批上市的阿伐曲泊帕片苏可欣®是公司引进的小分子创新药。

截至上半年,复星医药拥有近 5800 人的营销队伍,其中包括近 1000 人的海外药品与医疗器械营销团队,让新药的商业化变现提供了强有力的。
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生物类似物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在 2019 年获批上市后,上半年在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后销量快速提升,累计实现收入 2.24 亿元,6 月当月销售收入突破亿元,成为工业板块的重要贡献点。
另外,需求刚性的慢病药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钙片邦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等产品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 61.9%、109.6%、244.5%。

来源:公司
丰富的研发管线,主要源于公司多年来坚持投入高额的研发资金。
2017-2019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15.29 亿、25.06 亿、34.63 亿,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8.3%、10.1%、12.12%,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上半年制药业务研发投入为 15.41 亿元,增长 27.92%,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5.39%其中,研发费用为 10.59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3.35 亿元增长 46.27%,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0.58%。截至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近 2300 人,约占本集团在职员工总数的 7.2%。

而备受的新冠 mRNA 疫苗目前也进展顺利。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获 BioNTech 许可的新冠 mRNA 疫苗已于 2020 年 7 月启动 I 期临床试验。
据近日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目前辉瑞和 BioNTech 在美国的研发进展非常快,从信息来看,有可能快在今年 10 月份就会有一些阶段性临床数据慢慢出来。在中国,我们现阶段的重点是做好一期临床工作,目前 BNT162 候选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已经在顺利开展之中。未来,我们整个研发的临床试验,特别是三期临床试验,将会结合全球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作为一个共同的数据体系来考虑上市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在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新药逐渐落地变现后,复星医药的投资价值将越来越大。
优质的基本面
特别是在内生性增长+外延式并购的战略下,复星医药获得了优质的基本面。
按往年业绩来看,公司总营收从 2013 年的 100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86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15.8 亿元增长至 33.2 亿元,六年间复合增速分别为 19.14%、13.17%。同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连续 9 年保持在 10% 以上,说明盈利质量良好。

来源:公司财报
尤其是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多同行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复星医药仍凭借着制药、医疗器械等多元化产品结构,获得了逆势增长:
上半年实现营收 140.28 亿元,同比下降 1.02%归母净利润 17.15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0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10% 和 11.71%。
其中,Q2 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81.48 亿、11.38 亿、8.68 亿,环比大幅增长 38.55%、97.07%、98.88%,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细分产品来看:
1、药品制造和研发板块:实现营收 100.12 亿元,同比下降 8.11%实现分部利润 11.15 亿元,同比下降 9.54%。
主要系需求刚性的慢病药优立通、邦之、启程等产品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 61.9%、109.6%、244.5%。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汉利康实现收入 2.24 亿元,单单 6 月收入就突破亿元。

2020 年上半年各产品收入情况 来源:公司财报
2、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实现营收 26.41 亿元,同比增长 46.96%实现分部利润 4.34 亿元,同比增长 88.22%。
之所以能逆势增长,主要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及呼吸机等抗疫产品的贡献以及贫血 地中海贫血 _blank htt
s://jbk.wendaifu.com/dzh
x/ htt
s://med.sina.com/files/20200918/j
g/1600420356000.j
g center color_bcbcbc _14">*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立场。